第1章智慧政府发展背景及环境分析
1.1 智慧政府内涵及发展阶段分析
1.1.1 智慧政府定义与评价指标
(1)智慧政府定义与包含内容
(2)智慧政府主要评价指标
1.1.2 智慧政府建设节点
1.1.3 智慧政府功能定位
(1)数字化的政策制定
(2)智能化的监管服务
(3)网络化的协同治理
(4)精准化的公共服务
1.1.4 智慧政府发展路径
(1)大数据平台建设
(2)智慧政府电子参与和泛平台建设
(3)物联网建设
(4)知识挖掘建设
1.1.5 智慧政府发展阶段
1.2 我国智慧政府环境因素分析
1.2.1 我国智慧政府政策环境因素分析
(1)智慧政府政策汇总
(2)智慧政府政策解析
(3)智慧政府政策发展机遇分析
1.2.2 我国智慧政府经济环境因素分析
(1)中国GDP增长情况
(2)中国财政收入情况
(3)中国经济展望
1.2.3 我国智慧政府社会环境因素分析
(1)互联网发展概况
(2)减审批优服务重点发展
1.2.4 我国智慧政府技术环境因素分析
(1)大数据技术发展现状分析
(2)云计算技术发展现状分析
(3)物联网技术发展现状分析
第2章中国智慧政府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
2.1 智慧政府建设现状
2.1.1 智慧政府整体建设现状
2.1.2 智慧政府整体区域建设现状
(1)网上政务服务能力
(2)相关领域建设情况
2.2 智慧政府前端-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分析
2.2.1 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状况
(1)助推疫情后复工复产
(2)“横到边、纵到底”的体系
2.2.2 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状况
(1)国家政府服务平台成效
(2)网上政务服务能力
(3)政务服务范围扩展
(4)政务信息资源共享
2.2.3 政府网站发展状况
(1)政府网站整体状况
(2)各行政级别政府网站数量
(3)各行政级别政府网站栏目数量
(4)各行政级别政府网站首页文章更新量
2.2.4 政府新媒体发展状况
(1)政府服务搜索发展状况
(2)政务机构微博发展状况
(3)政务头条号、抖音号发展状况
2.3 智慧政府后端-网络安全和数据开发现状分析
2.3.1 智慧政府网络安全开发现状
(1)我国政府网站安全现状
(2)智慧政府网络安全政策要求
(3)智慧政府网络安全防护策略
2.3.2 智慧政府数据开发程度分析
(1)数据开放建设现状
(2)数据开放体系建设
(3)数据开放建设面临的问题及推进思路
2.4 智慧政府市场供应商竞争格局分析
2.4.1 智慧政府供应商类型
2.4.2 智慧政府供应商竞争格局
第3章国外智慧政府发展现状及经验总结
3.1 全球智慧政府发展概况
3.1.1 全球电子政务
3.1.2 数字政府转型
3.1.3 在线服务建设
3.1.4 数据治理框架
3.2 美国智慧政府发展现状及经验总结
3.2.1 美国智慧政府实施背景
3.2.2 美国智慧政府发展现状
3.2.3 美国数据开放分析
(1)生态系统
(2)数据安全
3.2.4 美国智慧政府发展经验
(1)注重法制化建设
(2)构建数字政府治理的完备管理体制
(3)构建数字政府治理的良好运营模式
3.3 韩国智慧政府发展现状及经验总结
3.3.1 韩国智慧政府实施背景
3.3.2 韩国智慧政府架构与主要措施
(1)韩国智慧政府架构与任务
(2)韩国智慧政府主要措施
(3)韩国智慧政府推进体系与实施方案
3.3.3 韩国智慧政府发展现状
3.3.4 韩国智慧政府发展经验
(1)强有力的政府保障并强化与产业发展结合
(2)以高效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为愿景
(3)以信息共享数据公开作为智慧建设的核心
(4)积极应用新兴信息技术推进智慧建设
(5)构建涉及面广的系统平台强化跨政府部门互动
3.4 英国智慧政府发展现状及经验总结
3.4.1 英国智慧政府实施背景
3.4.2 英国智慧政府发展现状
3.4.3 英国数据开放程度分析
3.4.4 英国智慧政府发展经验
(1)形成强有力的政府数字化转型推进机制
(2)提升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的数字素养
(3)吸纳社会力量提供数字服务
(4)全面实践“数字政府即平台”的发展理念
3.5 丹麦智慧政府发展现状及经验总结
3.5.1 丹麦智慧政府实施背景
3.5.2 丹麦智慧政府发展现状
3.5.3 丹麦数据开放程度分析
(1)政府数据开放类型及范围
(2)政府数据开放特点
3.5.4 丹麦智慧政府发展经验
(1)推动个人数据信息安全方面的立法
(2)政府数据分阶段免费开放
(3)提高数据使用者的专业素质
(4)开放数据拉动经济增长
3.6 新加坡智慧政府发展现状及经验总结
3.6.1 新加坡智慧政府实施背景
3.6.2 新加坡智慧政府发展现状
3.6.3 新加坡智慧政府建设路径
(1)建设历程
(2)建设途径
(3)推动政府大数据的开放与管理
(4)利用物联网传感技术助力城市数字化建设
(5)重视公民隐私保护与数据安全
(6)打造公民参政议政的网络数字平台
3.6.4 新加坡智慧政府发展经验
(1)构建数字政府建设的政策法规体系
(2)建立高效完备的数字政府管理机制
(3)注重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与政府透明度的提升
(4)提高政府网络政务的服务质量
(5)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底层技术支撑
第4章中国智慧政府服务重点领域深度分析
4.1 智慧政府公共安全管理应用分析
4.1.1 智慧政府在公共安全管理中的功能分析
4.1.2 智慧城市发展现状
(1)智慧城市政策
(2)智慧城市发展生态
(3)智慧城市投资规模
4.1.3 智慧政府在公共安全管理中的案例分析
(1)智慧规划
(2)智慧治理
(3)智慧监督
1)智慧政府的公共交通管理应用方案
4.1.4 智慧政府在公共交通管理中的功能分析
4.1.5 智慧交通发展现状
(1)智慧交通政策汇总
(2)智慧交通发展挑战
(3)智慧交通在全国各区域的推广现状
4.1.6 智慧政府在公共交通的案列分析
(1)智慧规划
(2)智慧治理
(3)智慧监督
4.2 智慧政府公共医疗卫生应用方案
4.2.1 智慧政府在公共医疗卫生管理中的功能分析
4.2.2 智慧医疗发展现状分析
(1)智慧医疗政策汇总
(2)智慧医疗建设挑战
(3)智慧医疗案例分析
4.2.3 智慧政府在公共医疗的案例分析
(1)智慧规划
(2)智慧治理
(3)智慧监督
4.3 智慧政府环境保护领域应用方案
4.3.1 智慧政府在环境保护管理中的功能分析
4.3.2 智慧环保建设现状分析
(1)智慧环保政策汇总
(2)智慧环保主要挑战
(3)智慧环保发展趋势
4.3.3 智慧政府在环境保护的案例分析
(1)智慧规划
(2)智慧治理
(3)智慧监督
第5章中国智慧政府区域建设发展情况分析
5.1 北京智慧政府发展现状分析
5.1.1 北京智慧政府基础资源分析
(1)北京市互联网发展现状
(2)北京市物联网发展现状
(3)北京市大数据发展现状
5.1.2 北京智慧政务发展现状
5.1.3 北京智慧政府数据开放
5.1.4 北京智慧政府网络安全
5.1.5 北京智慧政府发展战略
(1)大力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
(2)数字社会
5.2 上海智慧政府发展现状分析
5.2.1 上海智慧政府基础资源分析
(1)上海市互联网发展现状
(2)上海市物联网发展现状
(3)上海市大数据发展现状
5.2.2 上海智慧政务发展现状分析
5.2.3 上海智慧政府数据开放
5.2.4 上海智慧政府网络安全
5.2.5 上海智慧政府发展战略
(1)“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的两网建设
(2)开放数据试点
5.3 广东智慧政府发展现状分析
5.3.1 广东智慧政府基础资源分析
(1)广东省互联网发展现状
(2)广东省物联网发展现状
(3)广东省大数据发展现状
5.3.2 广东智慧政务发展现状分析
5.3.3 广东智慧政府数据开放
5.3.4 广东智慧政府网络安全
5.3.5 广东智慧政府发展战略
(1)擦亮“粤系列”移动应用品牌
(2)区域发展“湾区通”
(3)数据发展政务云
5.4 浙江智慧政府发展现状分析
5.4.1 浙江智慧政府基础资源分析
(1)浙江省互联网发展现状
(2)浙江省物联网发展现状
(3)浙江省大数据发展现状
5.4.2 浙江智慧政务发展现状
5.4.3 浙江智慧政府数据开放
5.4.4 浙江智慧政府网络安全
5.4.5 浙江智慧政府发展战略
(1)数字化向智慧化转型
(2)区域发展战略
第6章智慧政府方案提供商竞争格局及领先企业分析
6.1 中国智慧政府方案提供商竞争格局
6.2 国外智慧政府方案提供商领先企业
6.2.1 IBM
(1)企业简介
(2)企业经营状况及竞争力分析
6.2.2 Microsoft
(1)企业简介
(2)企业经营状况及竞争力分析
6.2.3 Oracle
(1)企业简介
(2)企业经营状况及竞争力分析
6.3 国内智慧政府方案提供商领先企业
6.3.1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概述
(2)竞争优势分析
(3)企业经营分析
(4)发展战略分析
6.3.2 浪潮集团有限公司
(1)企业概述
(2)竞争优势分析
(3)企业经营分析
(4)发展战略分析
6.3.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1)企业概述
(2)竞争优势分析
(3)企业经营分析
(4)发展战略分析
6.3.4 杭州数梦工场科技有限公司
(1)企业概述
(2)竞争优势分析
(3)企业经营分析
(4)发展战略分析
6.3.5 北京数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概述
(2)竞争优势分析
(3)企业经营分析
(4)发展战略分析
6.3.6 开普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概述
(2)竞争优势分析
(3)企业经营分析
(4)发展战略分析
6.3.7 普元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概述
(2)竞争优势分析
(3)企业经营分析
(4)发展战略分析
6.3.8 北京致远互联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概述
(2)竞争优势分析
(3)企业经营分析
(4)发展战略分析
6.3.9 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概述
(2)竞争优势分析
(3)企业经营分析
(4)发展战略分析
6.3.10 南威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概述
(2)竞争优势分析
(3)企业经营分析
(4)发展战略分析
第7章我国智慧政府发展前景与投资趋势分析
7.1 中国智慧政府发展前景分析
7.1.1 中国智慧政府发展驱动因素分析
(1)政策驱动
(2)技术驱动
(3)市场驱动
(4)社会驱动
7.1.2 中国智慧政府发展前景分析
7.2 我国智慧政府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规划
7.2.1 中国智慧政府投资现状分析
(1)政府招投标
(2)企业投融资
7.2.2 中国智慧政府发展风险分析
7.2.3 中国智慧政府发展趋势分析
(1)跨省通办
(2)从“数据交换”走向“数据交易”
(3)深化智能化服务供给模式
(4)数字化“在线”向“在场”转变
(5)疫情助推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成为“超级平台”
7.2.4 中国智慧政府战略规划策略
(1)建设策略
(2)运营策略
(3)风险管理策略
图表目录
图表1:智慧政府定义
图表2:智慧政府评价指标
图表3:智慧政府建设主要关键点
图表4:智慧政府发展阶段
图表5:2020-2025年智慧政府发展政策汇总
图表6:2025年部分省市智慧政府相关政策汇总
图表7:《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的指导意见》
图表8:2020-2025年中国GDP增长走势图(单位:万亿元,%)
图表9:2020-2025年全国财政收入情况(单位:万亿元,%)
图表10:2025年全国财政收入来源结构(单位:万亿元,%)
图表11:2025年中国宏观经济核⼼指标预测(单位:亿元,%)
图表12:2020-2025年城乡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单位:%)
图表13:2020-2025年中国大数据产业市场规模增长情况(单位:亿元)
图表14:2020-2025年中国大数据细分领域构成(单位:%)
图表15:大数据产业面临的挑战
图表16:2020-2025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增长情况(单位:亿元,%)
图表17:国内部分云计算项目案例
图表18:2020-2025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及增长情况(按销售额)(单位:亿元,%)
图表19:中国物联网应用领域市场厂商分布
图表20:2025年度中国物联网行业TOP20
更多图表见正文……
研究方法
报告研究基于研究团队收集的大量一手和二手信息,使用案头研究与市场调研相结合的方式,依据“S-C-P”、“可竞争市场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等产业组织理论,科学、综合的使用SWOT、PEST、回归分析等各类型研究模型与方法综合的分析行业各种影响因素。对行业的市场环境、产业政策、市场规模、行业现状、竞争格局、技术革新、市场风险、行业壁垒、机遇以及挑战等相关因素进行客观的综合分析,为企业科学决策提供高质量信息。
公司通过对特定行业长期跟踪监测,分析行业供给端、需求端、经营特性、盈利能力、产业链和商业模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渠道、用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全面客观的剖析当前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 细分数据、进出口市场需求特征等,并根据各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客观预测。
本公司建立了严格的数据清洗、加工和分析的内控体系,分析师采集信息后,严格按照公司评估方法论和信息规范的要求,并结合自身专业经验,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筛选,最终通过综合统计、分析测算获得相关产业研究成果。
01数据与资料来源
本公司利用大量的一手及二手资料来源核实所收集的数据或资料。二手资料来源主要包括全球范围相关行业新闻、公司年报、非盈利性组织、行业协会、政府机构、海关数据及第三方数据库等,根据具体行业,应用的二手信息来源具有一定的差异。一般会应用的收集到的二手信息有来自新闻网站及第三方数据库如SEC 文件、公司年报、万得资讯、国研网、中国资讯行数据库、csmar 数据库、皮书数据库及中经专网、国家知识产权局等。
一手资料来源于研究团队对行业内重点企业访谈获取的一手信息数据,主要采访对象有公司CEO、营销/销售总监、高层管理人员、行业专家、技术负责人、下游客户、分销商、代理商、经销商等。市场调研部分的一手信息来源为需要研究的对象终端消费群体。
02研究方法与模型
SWOT分析、PES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行业生命周期理论、S-C-P分析方法、产业结构理论、产业竞争力模型、产业集群理论等。
03规模测算方法(三角测定)
本公司一般会通过行业访谈、电话访问等调研获取一手数据时,调研人员会将多名受访者的资料及意见、多种来源的数据或资料、供应端及需求端进行比对核查。在资料验证过程中,一般通过三角测定的方式,从供需两个方向出发,验证资料的合理性。
在数据验证过程中,本公司一般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方法来评估和验证数据的合理。产品关键生产商通过二手及一手信息来确定,行业规模(产销量及产值等),通过一手和二手信息判断,所有的市场份额、数据细分比例等,基于收集到的一手和二手信息核对和评估。本研究涵盖的所有可能影响市场的参数都已经被考虑进去,进行了广泛的细节观察,通过一手资料得到了验证,并进行了分析,以得到最终的定量和定性数据。研究一般包括了关键生产商公开的报告、评论、时事通讯以及对这些生产商相关人员的采访信息。
80%数据一手调研,10%渠道资源购买,10%公开信息分析得出
可按时间段(月/季度/半年/年)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