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绿色船舶产业综述及数据来源说明
1.1 绿色船舶产业界定
1.1.1 绿色船舶产业界定
1、定义
2、特点
1.1.2 绿色船舶产品类型
1.1.3 绿色船舶所处行业
1.1.4 绿色船舶产业监管
1.1.5 绿色船舶产业标准
1.2 绿色船舶产业画像
1.3 本报告数据来源及统计标准说明
1.3.1 本报告研究范围界定
1.3.2 本报告权威数据来源
1.3.3 研究方法及统计标准
第2章全球绿色船舶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2.1 全球绿色船舶产业发展历程
2.2 全球绿色船舶产业发展现状
2.2.1 全球商船队数量变化
2.2.2 全球绿色船舶数量变化
2.2.3 全球绿色船舶产品结构——电动船舶主导
2.2.4 全球电动船舶数量变化
2.2.5 全球电动船舶产品结构——混动HEV主导
2.3 全球绿色船舶市场规模体量
2.4 全球绿色船舶市场竞争格局
2.4.1 全球绿色船舶市场竞争格局
2.4.2 全球绿色船舶市场集中度
2.4.3 全球绿色船舶并购交易态势
2.5 全球绿色船舶区域发展格局
2.6 国外绿色船舶发展经验借鉴
2.6.1 绿色船舶重点区域市场概况:挪威
2.6.2 绿色船舶重点区域市场概况:欧洲
2.6.3 绿色船舶重点区域市场概况:亚洲
2.6.4 国外绿色船舶发展经验借鉴
2.7 全球绿色船舶市场前景预测
2.8 全球绿色船舶发展趋势洞悉
第3章中国绿色船舶产业发展现状及竞争状况
3.1 中国绿色船舶产业发展历程
3.2 中国绿色船舶市场主体类型
3.3 中国绿色船舶研发生产模式
3.4 中国绿色船舶市场供给/生产
3.5 中国绿色船舶市场需求/销售
3.6 中国绿色船舶采购招标情况
3.7 中国绿色船舶市场规模体量
3.8 中国绿色船舶市场竞争态势
3.8.1 绿色船舶竞争者入场进程
3.8.2 绿色船舶竞争者集群/梯队
3.8.3 绿色船舶市场竞争格局
3.8.4 绿色船舶市场集中度
3.9 中国绿色船舶市场投融资态势
3.10 中国绿色船舶产业发展痛点分析
第4章绿色船舶技术路径及原料设备配套分析
4.1 绿色船舶产业竞争壁垒
4.1.1 绿色船舶市场核心竞争力
4.1.2 绿色船舶产业进入壁垒
4.1.3 绿色船舶产业潜在进入者威胁分析
4.2 绿色船舶产业技术进展
4.2.1 绿色船舶技术路径全景图
4.2.2 绿色船舶关键核心技术分析
4.2.3 绿色船舶专利申请/学术文献
4.2.4 绿色船舶技术研发方向/未来研究重点
4.3 绿色船舶生态体系构成
4.4 绿色船舶成本结构分析
4.5 绿色船舶生态体系之“绿色设计”
4.5.1 绿色设计的内涵
4.5.2 船舶“绿色设计”
4.5.3 船舶“绿色材料”
4.6 绿色船舶生态体系之“绿色动力系统”
4.6.1 船舶绿色动力系统市场概况
4.6.2 船用电池系统
4.6.3 电控系统
4.6.4 推进系统
4.6.5 岸电系统
4.7 绿色船舶生态体系之“绿色配套”
4.7.1 船舶绿色配套的内涵
4.7.2 船舶制动能量回收及存储系统
4.7.3 船舶污染物配套处理设备
4.8 绿色船舶生态体系之“绿色制造”
4.8.1 绿色制造的内涵
4.8.2 先进船舶总装建造体系
4.8.3 绿色修船中心
4.9 绿色船舶生态体系之“绿色管理”
4.9.1 绿色管理的内涵
4.9.2 优化航速提升船舶能效
4.9.3 船舶排放改造
4.9.4 船舶空气润滑技术应用
4.9.5 球鼻艏改造
4.9.6 其他应用新技术应用
4.10 绿色船舶生态体系之“绿色拆解”
4.10.1 绿色拆解的内涵
4.10.2 中国拆船业发展历程
4.10.3 中国进口/国内废船交易情况
4.10.4 中国拆船业发展现状
4.10.5 中国绿色拆船技术发展
第5章中国绿色船舶细分产品市场发展分析
5.1 绿色船舶产业细分市场现状
5.1.1 船舶绿色燃料全方位对比
5.1.2 绿色船舶细分市场发展概况
5.1.3 绿色船舶细分市场结构分析
5.2 绿色船舶细分市场:电动船舶
5.2.1 电动船舶概述
5.2.2 电动船舶市场概况
5.2.3 电动船舶企业布局
5.2.4 电动船舶发展趋势
5.3 绿色船舶细分市场:LNG船
5.3.1 LNG船概述
5.3.2 LNG船市场概况
5.3.3 LNG船企业布局
5.3.4 LNG船发展趋势
5.4 绿色船舶细分市场:LPG船
5.4.1 LPG船概述
5.4.2 LPG船市场概况
5.4.3 LPG船企业布局
5.4.4 LPG船发展趋势
5.5 绿色船舶细分市场:甲醇船舶
5.5.1 甲醇船舶概述
5.5.2 甲醇制备及绿色甲醇
5.5.3 甲醇船舶企业布局
5.5.4 甲醇船舶发展趋势
5.6 绿色船舶细分市场:氢能船舶/氨燃料船舶
5.6.1 氢能船舶/氨燃料船舶概述
5.6.2 氢能船舶/氨燃料船舶市场概况
5.6.3 氢能船舶/氨燃料船舶企业布局
5.6.4 氢能船舶/氨燃料船舶发展趋势
5.7 绿色船舶细分市场战略地位分析
第6章中国船舶制造及航运业绿色转型升级
6.1 中国船舶制造业发展现状
6.1.1 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及手持订单量
6.1.2 中国船舶出口交货分析
6.1.3 中国船舶制造业市场竞争格局
6.1.4 中国船舶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6.2 中国船舶制造业的绿色转型升级现状
6.3 中国航运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6.3.1 内河航道
6.3.2 港口
6.4 中国智慧港口/绿色航道建设现状
6.5 中国航运业发展现状
6.5.1 货物吞吐量
6.5.2 货物周转量
6.5.3 营业性客运量
6.5.4 旅客周转量
6.6 中国运输船舶数量及运力
6.6.1 运输船舶数量
6.6.2 净载重量
6.6.3 载客量
6.6.4 集装箱箱位
6.6.5 内河运输船舶
6.6.6 沿海运输船舶
6.6.7 远洋运输船舶
6.7 中国船东的绿色转型升级布局
6.7.1 中国船东的船队数量
6.7.2 中国船队运力中节能型船舶占比
6.7.3 中国船东现有船队中脱硫装置安装情况
6.7.4 中国船东手持订单中绿色船舶占比
第7章全球及中国绿色船舶企业案例解析
7.1 全球及中国绿色船舶企业梳理与对比
7.2 全球绿色船舶企业案例分析
7.2.1 大宇造船海洋株式会社(DSME)
1、企业概述
2、竞争优势分析
3、企业经营分析
4、发展战略分析
7.2.2 韩国三星重工
1、企业概述
2、竞争优势分析
3、企业经营分析
4、发展战略分析
7.2.3 现代重工(蔚山)
1、企业概述
2、竞争优势分析
3、企业经营分析
4、发展战略分析
7.2.4 现代三湖重工有限公司(HSHI)
1、企业概述
2、竞争优势分析
3、企业经营分析
4、发展战略分析
7.2.5 三菱重工下关船厂
1、企业概述
2、竞争优势分析
3、企业经营分析
4、发展战略分析
7.3 中国绿色船舶企业案例分析
7.3.1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1、企业概述
2、竞争优势分析
3、企业经营分析
4、发展战略分析
7.3.2 上海江南造船厂有限公司
1、企业概述
2、竞争优势分析
3、企业经营分析
4、发展战略分析
7.3.3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1、企业概述
2、竞争优势分析
3、企业经营分析
4、发展战略分析
7.3.4 江苏新扬子造船有限公司
1、企业概述
2、竞争优势分析
3、企业经营分析
4、发展战略分析
7.3.5 南通中集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1、企业概述
2、竞争优势分析
3、企业经营分析
4、发展战略分析
7.3.6 芜湖造船厂有限公司
1、企业概述
2、竞争优势分析
3、企业经营分析
4、发展战略分析
7.3.7 招商局金陵船舶(威海) 有限公司
1、企业概述
2、竞争优势分析
3、企业经营分析
4、发展战略分析
7.3.8 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1、企业概述
2、竞争优势分析
3、企业经营分析
4、发展战略分析
7.3.9 中船赛思亿(无锡)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1、企业概述
2、竞争优势分析
3、企业经营分析
4、发展战略分析
7.3.10 江龙船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概述
2、竞争优势分析
3、企业经营分析
4、发展战略分析
第8章中国绿色船舶产业政策环境及发展潜力
8.1 绿色船舶产业政策汇总
8.1.1 中国绿色船舶产业政策汇总
8.1.2 中国绿色船舶产业发展规划
8.1.3 中国绿色船舶重点政策
8.2 绿色船舶产业PEST分析图
8.3 绿色船舶产业SWOT分析图
8.4 绿色船舶产业发展潜力评估
8.5 绿色船舶产业未来关键增长点
8.6 绿色船舶产业发展前景预测
8.7 绿色船舶产业发展趋势洞悉
8.7.1 整体发展趋势
8.7.2 监管规范趋势
8.7.3 技术创新趋势
8.7.4 细分市场趋势
8.7.5 市场竞争趋势
8.7.6 市场供需趋势
第9章中国绿色船舶产业投资策略及规划建议
9.1 绿色船舶产业投资风险预警
9.1.1 绿色船舶产业投资风险预警
1、周期性风险
2、成长性风险
3、产业关联度风险
4、市场集中度风险
5、行业壁垒风险
6、宏观政策风险
9.1.2 绿色船舶产业投资风险应对
9.2 绿色船舶产业投资机会分析
9.2.1 绿色船舶产业链薄弱环节投资机会
9.2.2 绿色船舶产业细分领域投资机会
9.2.3 绿色船舶产业区域市场投资机会
9.2.4 绿色船舶产业空白点投资机会
9.3 绿色船舶产业投资价值评估
9.4 绿色船舶产业投资策略建议
9.5 绿色船舶产业可持续发展建议
图表目录
图表1:绿色船舶的定义
图表2:绿色船舶的特点
图表3:绿色船舶专业术语说明
图表4:绿色船舶近义术语辨析
图表5:绿色船舶产品类型
图表6:本报告研究领域所处行业(一)
图表7:本报告研究领域所处行业(二)
图表8:绿色船舶产业监管
图表9:绿色船舶标准化建设进程
图表10:绿色船舶国际标准
图表11:绿色船舶中国标准
图表12:绿色船舶即将实施标准
图表13:绿色船舶产业链结构梳理
图表14:绿色船舶产业链生态全景图谱
图表15:绿色船舶产业链区域热力图
图表16:本报告研究范围界定
图表17:本报告权威数据来源
图表18:本报告研究方法及统计标准
图表19:全球绿色船舶产业发展历程
图表20:全球绿色船舶产业发展现状
图表21:全球绿色船舶数量变化
图表22:全球绿色船舶产品结构——电动船舶主导
图表23:全球电动船舶数量变化
图表24:全球电动船舶产品结构——混动HEV主导
图表25:全球绿色船舶市场规模体量
图表26:全球绿色船舶市场竞争格局
图表27:全球绿色船舶市场集中度
图表28:全球绿色船舶并购交易态势
图表29:全球绿色船舶区域发展格局
图表30:挪威绿色船舶发展概况
更多图表见正文……
研究方法
报告研究基于研究团队收集的大量一手和二手信息,使用案头研究与市场调研相结合的方式,依据“S-C-P”、“可竞争市场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等产业组织理论,科学、综合的使用SWOT、PEST、回归分析等各类型研究模型与方法综合的分析行业各种影响因素。对行业的市场环境、产业政策、市场规模、行业现状、竞争格局、技术革新、市场风险、行业壁垒、机遇以及挑战等相关因素进行客观的综合分析,为企业科学决策提供高质量信息。
公司通过对特定行业长期跟踪监测,分析行业供给端、需求端、经营特性、盈利能力、产业链和商业模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渠道、用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全面客观的剖析当前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 细分数据、进出口市场需求特征等,并根据各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客观预测。
本公司建立了严格的数据清洗、加工和分析的内控体系,分析师采集信息后,严格按照公司评估方法论和信息规范的要求,并结合自身专业经验,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筛选,最终通过综合统计、分析测算获得相关产业研究成果。
01数据与资料来源
本公司利用大量的一手及二手资料来源核实所收集的数据或资料。二手资料来源主要包括全球范围相关行业新闻、公司年报、非盈利性组织、行业协会、政府机构、海关数据及第三方数据库等,根据具体行业,应用的二手信息来源具有一定的差异。一般会应用的收集到的二手信息有来自新闻网站及第三方数据库如SEC 文件、公司年报、万得资讯、国研网、中国资讯行数据库、csmar 数据库、皮书数据库及中经专网、国家知识产权局等。
一手资料来源于研究团队对行业内重点企业访谈获取的一手信息数据,主要采访对象有公司CEO、营销/销售总监、高层管理人员、行业专家、技术负责人、下游客户、分销商、代理商、经销商等。市场调研部分的一手信息来源为需要研究的对象终端消费群体。
02研究方法与模型
SWOT分析、PES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行业生命周期理论、S-C-P分析方法、产业结构理论、产业竞争力模型、产业集群理论等。
03规模测算方法(三角测定)
本公司一般会通过行业访谈、电话访问等调研获取一手数据时,调研人员会将多名受访者的资料及意见、多种来源的数据或资料、供应端及需求端进行比对核查。在资料验证过程中,一般通过三角测定的方式,从供需两个方向出发,验证资料的合理性。
在数据验证过程中,本公司一般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方法来评估和验证数据的合理。产品关键生产商通过二手及一手信息来确定,行业规模(产销量及产值等),通过一手和二手信息判断,所有的市场份额、数据细分比例等,基于收集到的一手和二手信息核对和评估。本研究涵盖的所有可能影响市场的参数都已经被考虑进去,进行了广泛的细节观察,通过一手资料得到了验证,并进行了分析,以得到最终的定量和定性数据。研究一般包括了关键生产商公开的报告、评论、时事通讯以及对这些生产商相关人员的采访信息。
80%数据一手调研,10%渠道资源购买,10%公开信息分析得出
可按时间段(月/季度/半年/年)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