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中国钠电池正极材料概述
第一节 钠离子电池相关概述
一、钠离子电池性能特点
二、钠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三、钠离子电池产业链
第二节 钠离子电池发展历程
一、高温钠离子电池发展历程
二、常温钠离子电池发展历程
第三节 钠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发展特性
第二章2020-2025年国外钠电池正极材料市场发展概况
第一节 全球钠离子电池市场分析
一、全球钠离子电池市场分析
二、全球钠离子电池主要企业分析
第二节 2025-2031年全球钠电池正极材料市场预测
第三章2020-2025年中国钠电池正极材料环境分析
第一节 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第二节 行业相关政策、标准
一、国外相关政策
二、国内相关政策
第四章中国钠电池正极材料技术发展分析
第一节 当前钠电池正极材料技术发展现状分析
一、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
二、聚阴离子正极材料
三、普鲁士蓝类材料
四、有机类正极材料
第二节 当前钠电池正极材料技专利研究
第五章钠电池正极材料市场特性分析
第一节 已研发完成钠离子电池产品企业分析
第二节 国内锂电正极企业钠离子电池布局
第六章中国钠电池正极材料——层状金属氧化物研究
第一节 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概况
一、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结构对比
二、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工艺
第二节 过渡金属层状氧化物目前改进结果
第七章中国钠电池正极材料——聚阴离子化合物研究
第一节 聚阴离子化合物正极材料概况
一、聚阴离子材料结构
二、聚阴离子材料生产工艺分析
第二节 聚阴离子化合物目前改进结果
第八章中国钠电池正极材料——普鲁士蓝研究
第一节 普鲁士蓝正极材料概况
一、普鲁士蓝结构
二、普鲁士蓝工艺分析
第二节 普鲁士蓝类似物目前改进效果
第三节 普鲁士蓝类似物市场预测
第九章主要钠电池正极材料生产企业及竞争格局
第一节 宁德时代
一、企业简介
二、企业经营状况及竞争力分析
第二节 中科海钠公司
一、企业简介
二、企业经营状况及竞争力分析
第三节 维科技术
一、企业简介
二、企业经营状况及竞争力分析
第四节 容百科技
一、企业简介
二、企业经营状况及竞争力分析
第五节 振华新材
一、企业简介
二、企业经营状况及竞争力分析
第十章2025-2031年中国钠电池正极材料未来发展预测及投资风险分析
第一节 钠电池正极材料行业投资环境分析
一、储能领域应用预测
二、动力领域应用预测
三、小动力应用预测
第二节 2025年钠电池正极材料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第三节 2025-2031年钠电池正极材料市场需求预测
研究方法
报告研究基于研究团队收集的大量一手和二手信息,使用案头研究与市场调研相结合的方式,依据“S-C-P”、“可竞争市场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等产业组织理论,科学、综合的使用SWOT、PEST、回归分析等各类型研究模型与方法综合的分析行业各种影响因素。对行业的市场环境、产业政策、市场规模、行业现状、竞争格局、技术革新、市场风险、行业壁垒、机遇以及挑战等相关因素进行客观的综合分析,为企业科学决策提供高质量信息。
公司通过对特定行业长期跟踪监测,分析行业供给端、需求端、经营特性、盈利能力、产业链和商业模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渠道、用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全面客观的剖析当前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 细分数据、进出口市场需求特征等,并根据各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客观预测。
本公司建立了严格的数据清洗、加工和分析的内控体系,分析师采集信息后,严格按照公司评估方法论和信息规范的要求,并结合自身专业经验,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筛选,最终通过综合统计、分析测算获得相关产业研究成果。
01数据与资料来源
本公司利用大量的一手及二手资料来源核实所收集的数据或资料。二手资料来源主要包括全球范围相关行业新闻、公司年报、非盈利性组织、行业协会、政府机构、海关数据及第三方数据库等,根据具体行业,应用的二手信息来源具有一定的差异。一般会应用的收集到的二手信息有来自新闻网站及第三方数据库如SEC 文件、公司年报、万得资讯、国研网、中国资讯行数据库、csmar 数据库、皮书数据库及中经专网、国家知识产权局等。
一手资料来源于研究团队对行业内重点企业访谈获取的一手信息数据,主要采访对象有公司CEO、营销/销售总监、高层管理人员、行业专家、技术负责人、下游客户、分销商、代理商、经销商等。市场调研部分的一手信息来源为需要研究的对象终端消费群体。
02研究方法与模型
SWOT分析、PES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行业生命周期理论、S-C-P分析方法、产业结构理论、产业竞争力模型、产业集群理论等。
03规模测算方法(三角测定)
本公司一般会通过行业访谈、电话访问等调研获取一手数据时,调研人员会将多名受访者的资料及意见、多种来源的数据或资料、供应端及需求端进行比对核查。在资料验证过程中,一般通过三角测定的方式,从供需两个方向出发,验证资料的合理性。
在数据验证过程中,本公司一般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方法来评估和验证数据的合理。产品关键生产商通过二手及一手信息来确定,行业规模(产销量及产值等),通过一手和二手信息判断,所有的市场份额、数据细分比例等,基于收集到的一手和二手信息核对和评估。本研究涵盖的所有可能影响市场的参数都已经被考虑进去,进行了广泛的细节观察,通过一手资料得到了验证,并进行了分析,以得到最终的定量和定性数据。研究一般包括了关键生产商公开的报告、评论、时事通讯以及对这些生产商相关人员的采访信息。
80%数据一手调研,10%渠道资源购买,10%公开信息分析得出
可按时间段(月/季度/半年/年)更新